独家考证今年是黄帝纪元10780年


蕐夓文朙中樞府 二七六二五零三年四月初七
原創

目录

引言

一、黄帝纪元概念

(一)不同版本的黄帝纪元

(二)最普遍认知的黄帝纪元

二、纪元质疑

(一)史记框架的束缚

(二)儒家五帝是道德甄选

(三)从禅让看先夏朝代论

(四)典籍矛盾

三、溯源

(一)溯源突破口

(二) 四甲子之历元起点

(三)一元时间

(四)推上元证明日干支未曾变过

可能的四甲子

(六)二元时间

四、旁证

(一)纬书中的五帝朝代纪数

韩非子关于虞夏时间记载

(三)新仙女木事件

(四)山海经关于颛顼记载

(五)历代冬至验证

五、结语


引言

关于黄帝纪元,虽然有确切的纪年,但因历史版本众多,且与古史相关记载有矛盾之处,故确切的纪年截止共和国七十四年记四千七百二十年,我是一直存怀疑态度的,也曾试图查阅资料找到真正的黄帝纪元,但精力有限,能力有限,一直搁置。直到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找到了揭秘黄帝纪元年数的突破口,今特作此文,分享给读者。欢迎存疑的朋友前来赐教斧正。

本文最终的考证数据为独家考证,首发,特此申明。


一、黄帝纪元概念

所谓黄帝纪元,有三个不同概念,一个是历法纪元,一个是黄帝登基纪元,一个是以黄帝降生年作为元年。所谓历法纪元,亦即使用黄帝《调历》纪元元年开始。所谓黄帝登基纪元,亦即黄帝取代神农氏成为天下共主时作为元年开始。此二者其实并非同一年同一个起点,然近代史中常有人混淆。以黄帝降生年作为元年的,仅在清末以刘师培为代表的主张过,并在《国民日日报》、《黄帝魂》中使用过。

(一)不同版本的黄帝纪元

关于不同版本的纪元。第一种,清季末年,革命党人采用了黄帝纪元来取代帝王纪年,宋教仁主张把被认为是黄帝即位的癸亥年作为纪元元年,把西元1904年作为黄帝纪元四六零二年。按此计算法,西元2023年为黄帝四七二一年。

第二种,刘师培主张以黄帝降生年为元年,以他的推算,把西元1903年作为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一十四年。按此计算法,西元2023年为黄帝四七三四年。

第三种,主要是刊物《江苏》所采用的纪年法,将1903年推定为黄帝纪元四千三百九十四年。《江苏》由中国留日学生江苏同乡会编,1903年4月在日本东京创刊,系月刊,共出12期。至于《江苏》以什么文献资料确定了此数据,今已无法考证。按此计算法,西元2023年为黄帝四五一四年。

第四种,道历。道教专用历元,也是以黄帝历作为起点的,纪念轩辕黄帝问道广成子从而正式以道治国,但比宋教仁主张的版本少一年,西元2023年为黄帝四七二零年。

第五种,根据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赵国鼎先生考订编撰的《黄帝甲子纪年录》,厘清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时间轨迹,马来西亚等国华人采用此为黄帝纪元。按此黄帝元年比道历元年多三百年,按此计算法,西元2023年为黄帝五零二零年。

第六种,根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永恒先生的推算,把黄帝历法元年定在西元前4377年,按此计算法,西元2023年为黄帝六四零零年。

第七种,根据王大有先生《三皇五帝时代》,把黄帝元年定在西元前4513年,此计算法,西元2023年为黄帝六五三六年。

还有其他一些不同的版本,列表于下(按元年时间由近至远):


考订者或版本

元年

距今纪年2023

01

江苏同乡会《江苏》

2491

4514

02

道历

2697

4720

03

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宋教仁

2698

4721

04

刘师培《黄帝魂》

2711

4734

05

南宋郑樵《通志》

2747

4770

06

赵国鼎《黄帝甲子纪年录》

2997

5020

07

何中良《现代易学原理》

3574

5597

08

班固《汉书·律历志上》①

3707

5730

09

北宋邵雍《皇极经世书》

3877

5900

10

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

3912

5935

11

李侃良

4000

6023

12

梁书民许立新

4220

6243

13

国家天文台赵永恒,黄帝作《调历》

4377

6400

14

许顺湛

4420

6443

15

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

4513

6536

16

蒋南华吕伯祥

4600

6623

17

唐《晋书·律历志》

4780

6803

18

《春秋命历序》

4950

6973

19

《易纬稽览图》

4970

6993

20

程道明《人性与社会发展》

5000

7023

21

《佛祖历代通载》

5251

7274

22

班固《汉书·律历志上》②

6078

8101

23

董重光《上古中国历朝年代通考》

6284

8307






(二)最普遍认知的黄帝纪元

目前被普遍接受的黄帝纪元是道历纪元。原因是黄帝历首次采用干支纪元,则元年必为甲子年,加之道历使用时间较久,元年亦是甲子,故在众多版本中,道历版本的黄帝纪元广为接受使用。



二、纪元质疑

关于黄帝纪元的质疑,历来就有。因为,几乎每个版本都无法完美阐述历史,以及自身古史记载的矛盾,故纪元元年各有版本,各被质疑。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又该如何正确的质疑呢?

(一)史记框架的束缚

《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历代被当做正史,地位极高。其实,《史记》原本不叫《史记》,叫《太史公书》,南北朝才开始叫《史记》,并奠定其正史的地位。《太史公书》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史书,而是子书,所谓子书就是诸子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作之书。子书中可以借用历史,也可以架空历史,更可以玄幻编造故事,并不像史书那么严格遵循历史,子书性质的《太史公书》历史真的可靠吗?

《太史公书》实际上是破坏编年史第一人,在《太史公书》之前的华夏史,均是采用编年史,何年何月发生什么事,一目了然。而《太史公书》废弃编年,自创纪传体,把严格的时间关系打乱,变成讲故事一样的故事会。如果按照顺序看,能把读者搞得晕头转向。

《太史公书》对照《竹书纪年》中黄帝为例。

《太史公书》:「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黄帝居于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竹书纪年》「黄帝轩辕氏,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光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帝于寿丘。弱而能言,龙颜,有圣德,劾百神朝而使之。...

元年,帝即位,居有熊。初制冕服。

二十年,景云见,以云纪官。...

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

五十九年,贯胸氏来宾,长股氏来宾。...

七十七年,昌意降居弱水,产帝乾荒。...

一百年,地裂。帝陟。

对比之下很明显,《太史公书》是故事会,《竹书纪年》才是正规写史。

另外《太史公书》的笔法不但像讲故事,还讲着讲着重复啰嗦,很没有章法。

比如写到帝喾时,「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于颛顼为族子。」而前文在写黄帝时就已经写过「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 。   ......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既然前面已经写过玄嚣是黄帝儿子,颛顼崩立玄嚣之孙,那么帝喾是黄帝一脉,是颛顼族子这就非常明显了吧,还有必要在啰嗦写一次吗,类似这种的写法很多。

回到《太史公书》,罗泌在《路史》中评价就是批判司马迁大聪明要模拟圣人自创经书来写历史,创纪传体破坏了编年史,给读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这种故事会的写法很糟糕,比如五帝本纪写黄帝并未写完,关于黄帝时代的律历和礼乐等方面,又要调到《律志》《历志》《乐志》中去看。而五帝本纪中写到尧帝制定历法时又直接写了,不转移到《历志》中去,这种写法感觉看五帝本纪时黄帝并没创立历法,尧帝才开始,你就说乱不乱吧。

同理,《太史公书》中把五帝框定为五位连续的帝王,并造了家谱(虽然家谱非常离谱,比如舜写成颛顼的七世孙,而舜老了传位给大禹,大禹居然是颛顼的孙子),如此就把黄帝年代锁定夏朝前几百年里,按照这个框架,溯源黄帝元年必然只能锁定在四五千年之内。给后世溯源黄帝元年以及历清上古史造成阻碍。

(二)儒家五帝是道德甄选

《五帝本纪》既然从五帝开始,本应从第一位称帝的君主开始,但黄帝并非五帝之开始,黄帝之前的炎帝呢?炎帝之前的青帝呢?

可能有人说,三皇五帝的三皇不是燧人、伏羲、神农(炎帝)吗?这个版本的三皇其实是汉代的《尚书大传》中才有的。既然炎帝在后世名号中称帝,那他就是帝而不是皇。

第一个称帝的是谁呢?其实是伏羲。

《孔子家语》:「自伏羲以下皆称曰帝」。

孔子说伏羲开始称帝,这个知识谁告诉他的呢?按照《孔子家语》记载,是老子告诉他的。「季康子问于孔子曰:“旧闻五帝之名,而不知其实,请问何谓五帝?”孔子曰:“昔丘也闻诸老聃曰:‘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一岁三百六十日五行各主七十二日也化生长育一岁之功万物莫敢不成’其神谓之五帝.五帝五行之神佐生物者而谶纬皆为之名字亦为妖怪妄言古之王者,易代而改号,取法五行,五行更王,终始相生,亦象其义.法五行更王终始相生始以木德王天下其次以生之行转相承而诸说乃谓五精之帝下生王者其为帝或无可言也更古衡反王音旺故其为明王者而死配五行,是以太皞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皞配金,颛顼配水

《夜航船》:「天皇始称皇,伏羲始称帝,夏、商、周始称王。

换言之,所谓的三皇五帝,真正的五帝要从伏羲开始算,这也与《吕氏春秋》版本的五帝是符合的。青帝伏羲,炎帝神农,白帝少昊,玄帝颛顼,黄帝轩辕。

《五帝本纪》本应从伏羲开始写,而司马迁自创一个新五帝体系,且把少昊踢出,把五帝记录成前后五个人连续的,大大缩短了夏朝之前的历史。

实际上所谓五帝的称号,是五个选出来的朝代,其君主皆沿用其号。绝非五位帝王连续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以神农为例,神农氏称炎帝,《太史公书》也说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所以神农氏连续几世衰落,神农炎帝是一个朝代并非一个人。《通志》:「自神农至榆罔凡八世共五百年 」《轩辕黄帝传》:「乃与榆罔合谋共击蚩尤,以玉为兵」。

再以伏羲为例,《御览》七十八引《遁甲开山图》:「女娲氏没后有十五代,皆袭庖牺之号

既然五帝中的伏羲、神农皆是朝代,那其他几帝岂能只是个人?

所以《太史公书》中五帝是汉代儒家甄选的结果,并非五个人延续。

(三)从禅让看先夏朝代论

为什么说五帝是朝代呢,其实《太史公书》自己也隐藏了这个秘密。《太史公书》鼓吹的上古帝王禅让,让后世儒家奉为道德典范的禅让,就隐藏了朝代秘密。

按照《太史公书》的记载,只要没有传位给自己儿子或孙子就是禅让。因为按照《太史公书》,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都是同一个家族的,帝尧让给帝舜,帝舜让给帝禹,都是同一个家族,但不是亲传了自己直系子孙,所以这是禅让。

既然如此,那按照《太史公书》颛顼传给族子帝喾,包括被砍掉的少昊传给侄孙(《太史公书》为侄子)为何不是禅让?为何单单认为尧舜是禅让?

《易纬稽览图》:「神农五百四十年。黄帝一千五百二十年。少昊四百年。颛顼五百年。帝喾三百五十年。尧一百年。舜五十年。禹四百三十年。殷六百四十四年」,尧、舜的时间都特别短,按照《太史公书》的记载尧在位九十八年,舜在位五十年,尧舜就是单个人不是朝代,所以他们的禅让被大书特书,而同样同族相传的其他几帝不被称之为禅让,那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朝代延续。当然事实上尧、舜也是朝代,末代君让给首代君。

(四)典籍矛盾

以《太史公书》中五帝的家谱混乱且不符合逻辑为例,是无法解释的。如果把五帝看做是朝代,跨度几千年,记录的所谓少典生黄帝,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等绝不是父子相传,仅仅代表血脉相传。

例如《太史公书》中写到黄帝是少典儿子,又《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蠕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黄帝、炎帝成了兄弟了,而炎帝又如何世衰呢?黄帝又如何能遇到炎帝八世孙榆罔呢?

所以这里的少典生黄帝炎帝只能是生了黄帝炎帝的先祖,仅代表血脉不代表父子相传。

基于以上这些问题,那么源黄帝纪元就不能框定在史记版本中的夏朝前几百年了。


三、溯源

(一)溯源突破口

溯源黄帝纪元,一直没有找到一个突破口,因为古史中各种版本记载太多了,让人眼花缭乱,难以甄别。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干支历本身。

在历法中有个概念是四甲子,即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是历法的原点,既然每个甲子都是六十静止,理论上每过六十年就会出现四甲子,但为什么没有出现呢?而且似乎就没有出现过四甲子。

一位朋友来问我,为什么没有四甲子,我当时也没多思考,仅仅简单的回答因为后世历代调整了月建,导致年干支月干支都有变化,简单的说就是甲子年不会遇到甲子月,所以没有四甲子了。

历史上有四甲子吗?

(二) 四甲子之历元起点

《古今律历考》:「上古天正甲子朔夜半冬至,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皆始于子,为厯元,乃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正初刻无余分也。」干支历的起点,就是四甲子,且与天文配合,日月合璧,五星连珠

由于太阳和太阴(月)的周期是不同的,古人测得一年为三百六十五日又四分之一,一月为二十九日半左右,一年无法被月均等平分,则需要设置闰。

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敬道日出,便程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中春。其民析,鸟兽字微。申命羲叔,居南交。便程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中夏。其民因,鸟兽希革。申命和仲,居西土,曰昧谷。敬道日入,便程西成。夜中,星虚,以正中秋。其民夷易,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便在伏物。日短,星昴,以正中冬。其民燠,鸟兽氄毛。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百官,众功皆兴

置闰并不是简单的计算日月周期的最小公倍数,那样的话就不符合天象了。比如望月必须是十五,新月必须是初一。既要符合太阳,又要符合月亮,阴阳合历诞生,于是产生了一套比较复杂的置闰方式。

十九年设置七个闰月,则十九年为年以上最小的一个单位,称之为章。以十九年为章,章有七闰,四章为蔀,二十蔀为纪,六十蔀为元。一元则为4560年。

(三)一元时间

为什么置闰的进制这么复杂呢,因为每一个进制要满足的条件不一样。历法历元,是当时的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而这一天是冬至,上古以一年冬至为岁首,以一日夜半为子时为日首。冬月为子月,十九年,冬月初一与冬至重叠,十九年称之为一章。四章亦即七十六年,不仅冬月初一与冬至重叠,当日必须是子日,七十六年为一蔀。二十蔀亦即一千五百二十年,不仅冬月初一与子月初一、冬至重叠,当日还必须是甲子日,二十蔀为一纪。三纪为一元亦即四千五百六十年,不仅冬月初一与子月初一、冬至、甲子日重叠,还必须夜半子时为甲子时,一元四千五百六十年。这也是「纪元」一词的来源。

元之上还有计时单位,在《周髀算经》中称之为「极」。「阴阳之数,日月之法,十九岁为一章。四章为一蔀,七十六岁。二十蔀为一遂,遂千五百二十岁。三遂为一首,首四千五百六十岁。七首为一极,极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周髀算经》遂即纪,首即元。七首为一极,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年。

單位

時長

條件

1


19

冬月初一與冬至同日

76

冬月初一、冬至同日且为子日

1520

冬月初一、冬至、子月初一、甲子同日

4560

冬月初一、冬至、子月初一、甲子同日,子時甲子時

31920

天以更元,作纪历


当然以上这些条件都是以365.25作为历法回归年计算的,也就是4560年是1665540日。

换言之,除了首个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在冬至冬月初一外,第二个遇到的最短时间是4560年后。当然这是年月干支都没有改过的情况下。

我们知道,黄帝历建子(以子月一日为岁首),夏历建寅(以寅月一日为岁首),商历建丑(以丑月一日为岁首),周历建子(以子月一日为岁首),颛顼历建亥(以亥月一日为岁首),汉太初历后又恢复到建寅(以寅月一日为岁首)

所以年干支、月干支都被调整过。这就是后世遇不到四甲子的原因。

汉朝之后至今,建寅,年干支是立春换,比如今年年干支是立春开始的,如果用黄帝历月建,则需后退到去年冬至已经是癸卯年了。

由于《黄帝历》是调历,以365.25作为计算实际上并不符合回归年,现代测得回归年为365.242193,历法家以365.2422作为计算。那么4560年是1665504日有余。

由于古时候节气用平气法,清朝后用定气法,故二十四节气所在时间是有区别的。但不管平气法还是定气法,冬至是重叠的。

假设从黄帝历元年运行4560年整后,其第4561年第一日甲子日将会比后来调整后的历法冬至日多出36日。因为1665540-1665504=36。换言之黄帝历运行4560年后的第二个四甲子其实在冬至起第36日。黄帝历运行9120年后的第三个四甲子在冬至起第72日。

在汉朝改建寅以来的历史中,能符合四甲子的必须在甲子年的前一年癸亥年冬至起第36日或第72日,按照古黄帝历已经是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

(四)推上元证明日干支未曾变过
当然有人会问,因为建寅,年干支和月干支都会有所变动,那日干支变动过吗?
从有记载的《太初历》以来,历代颁布的历法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需要计算上元。
所谓计算上元,就是一部新的历法去倒推计算符合本历法的历元,亦即十一月初一是甲子日夜半子时进入冬至,计算更精准的需要七星连珠。这种算法下,不同的历法的上元有所不同,换言之,上元是个虚拟的历法开端,并不是真实存在。绝大多数历法的上元,仅凭日名、岁名、回归年与朔望月等四项先决条件即将其唯一确定,其他许多基本天文周期(如交点月近点月与五星会合周期等)多不具备参与其上元推算的资格。
所以不同的历法它的上元积年不同,计算越精细的,上元积年需要越久,才可能符合条件。
根据《开元占经》记载,《黄帝历》上元辛卯,至今(开元二年甲寅)二百七十六万八百六十三算外。元法四千五百六十,纪法一千五百二十。此处并不是说《黄帝历》已经使用了二百七十六万八百六十三年了,而是说《黄帝历》起点四甲子往前推其上元元年是辛卯,当年冬至合朔夜半子时零点开始。换言之,《黄帝历》起点四甲子冬至并不是零点开始的,否则也不需要计算上元了。
《颛顼历》上元乙卯,至今(开元二年甲寅)二百七十六万一千一十九算外。章岁十九,章闰七。
《夏历》上元乙丑,至今(开元二年甲寅)二百七十六万五百八十九算外。章岁十九,章闰七。
《殷历》上元甲寅,至今(开元二年甲寅)二百七十六万一千八十算外。章岁十九,章闰七。
《周历》上元丁巳,至今(开元二年甲寅)二百七十六万一千一百三十算外。章岁十九,章闰七。
《鲁历》上元庚子,至今(开元二年甲寅)二百七十六万一千三百三十四算外。章岁十九,章闰七。
刘歆《三统历》上元庚戌,至今(开元二年甲寅)一十四万三千九百三十四算外。章岁十九,章闰七。
刘洪《乾象历》上元己丑,至今(开元二年甲寅)七千八百八十五算外。
韩诩《黄初历》上元壬午,至今(开元二年甲寅)三万二千七十二算外。章岁一十九,章闰七。
杨伟《景初历》上元壬辰,至今(开元二年甲寅)四千五百二十三算上。
何承天《元嘉历》上元庚辰,至今(开元二年甲寅)五千九百七十四算外。
祖冲之《大明历》上元甲子,至今(开元二年甲寅)五万二千一百九十算外。
此处不一一列举,到了《麟德历》《淳祐历》更是把上元推到了上亿年。
为什么要推上元呢?直接把某年冬至规定为元即可啊,不是没人这个干,司马迁的《历术甲子篇》就想把当年冬至直接规定为合朔甲子日,但黄帝干支历延续到当年冬至并非甲子日,倘若直接改变规定为甲子日,则干支纪日就变了。也幸好司马迁的方案汉武帝并没有采纳,否则今日再推黄帝历就没有任何资料了。
历代历法为什么要推上元呢?核心就是延续下来的日干支绝对不能变,以固有的日干支去倒推新历法的上元,这也是后世历法对黄帝历的一种致敬吧。换言之,黄帝历日干支,延续至今,未曾改变过,也未乱序。所以按现行建寅甲子年的前一年癸亥年冬至起第36日或第72日就是古黄帝历四甲子。

(五)可能的四甲子

根据前面得知,某癸亥年冬至起第36日或72日便才可能是古黄帝历的新四甲子。按照这种规则去寻找,汉朝建寅以来,仅有两个符合参考。东晋哀帝司马丕兴宁元年(夷历363)癸亥冬至第72日,兴宁二年正月十四甲子日。南宋理宗赵昀景定四年(夷历1263)癸亥冬至第36日,景定四年腊月十八甲子日。

换言之,黄帝历四甲子只可能至夷历363年9120年整,或至夷历1263年4560年 整。若至夷历363年9120年整,则黄帝元年为夷历前8757年冬至甲子。若至夷历1263年4560年 整,则黄帝元年为夷历前3297年冬至甲子。

哪一个才是呢?

(六)二元时间

《汉书》:「寿王及待诏李信治黄帝《调历》,课皆疏阔,又言黄帝至元凤三年六千余岁。丞相属宝、长安单安国、安陵杯育治《终始》,言黄帝以来三千六百二十九岁,不与寿王合。寿王又移《帝王录》,舜、禹年岁不合人年。」说明在汉代时,关于黄帝距离汉代年限就有上限和下限之别,又因前文说过黄帝是一个朝代,故此上限下限更符合黄帝朝开端和结束。又因前文说过黄帝历从四甲子开始,重新回到四甲子且冬至元日重叠需要4560年,故三千余年六千余年皆不符合。

按照《汉书》黄帝朝的下限,元凤三年是前78年,3629+78+1263=4970,超过了一元时间4560年,这还仅仅是下限,故黄帝历的起点不可能是夷元前3297年,一元的时间似乎也不够。

又「黄帝得宝鼎宛朐,问于鬼臾区。区对曰:‘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黄帝得宝鼎,该年的冬至日同时也是朔日,其日干支为己酉,把时间放在前5000年和后5000年之间的区域来看,前4375年才符合。这也更一卜证明,黄帝元年到景定四年仅一元(4560年)是不够的。换言之南宋理宗赵昀景定四年夷历1263癸亥冬至第36日这个可以抛弃。

那么黄帝历的开端唯一的可能只是是至东晋哀帝司马丕兴宁元年(夷历363癸亥历经二元9120年整,那么黄帝元年为前8757年,距今10780年。



四、旁证
如果黄帝距今10780年,除了以上推论,那么有什么旁证可以证明吗?
(一)纬书中的五帝朝代纪数
在所有文献中,关于尧帝、舜帝,差不多都是一百年、五十年左右,差距不是很大。
《春秋命历序》认为:炎帝传八世,五百二十岁;黄帝传十世,一千五百二十年;少昊传八世,五百岁;颛顼传二十世,三百五十岁;帝喾传十世,四百岁;尧治九十八年;重华(舜)治五十三年
《帝王世纪》:「始尧在位五十年登舜。二十年始老,使摄政。二十八年而崩。即位九十八年,寿一百一十八岁。
《易纬稽览图》:「尧一百年,舜五十年。
差别较大的是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几个朝代,本文考证黄帝纪元,就先排除炎帝朝,单看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几个朝代。
《易纬稽览图》:「神农五百四十年,黄帝一千五百二十年,少昊四百年,颛顼五百年,帝喾三百五十年
又《命历序》:「黄帝传十世二千五百二十年【或云十八代】
根据不同版本的记载,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四朝所有的文献记载年如下:
黄帝:2520年、1520年、1250年、1072年、2000年、1000年。
少昊:400年、490年、500年、1000年。
颛顼:350年、500年、520年、548年。
帝喾:300年、350年、400年、1100年。
通过排列组合可以得知,这四朝年限最多总数是5168年,年限最少是2050年。外加帝挚、帝尧、帝舜年限,夏朝之前黄帝之后则有二千余年到五千余年不等。
倘使黄帝元年为前8757年,距今10780年。又知道夏朝距今四千余年(按断代工程夏朝始于前2070年,按《皇极经世书》夏始于前2268年),则需黄帝至禹6489年左右,完全符合黄帝至帝喾四朝年限区间。
(二)韩非子关于虞夏时间记载
关于夏朝前的虞朝,是否存在,或者时间多长,在《史记》版本或汉代纬书版本中,虞朝只有舜帝一位,时间五十年左右。
但在《韩非子》中隐藏了一段记录,也许可以推翻这个认识。
《韩非子·显学》:「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孔、墨不可复生,将谁使定世之学乎?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殷、周七百馀岁,虞、夏二千馀岁,而不能定儒、墨之真,今乃欲审尧、舜之道于三千岁之前,意者其不可必乎!」
韩非子是战国时人,得来的史料是项羽烧咸阳宫之前的,至少比汉代的靠谱。其中提到殷、周七百馀岁,虞、夏二千馀岁是什么意思呢?
假如是指殷周至韩非子的时代和虞夏至韩非子的时代,为什么不写殷、周以来七百馀岁,虞、夏以来二千馀岁。况且殷周以来的时间是被包括在虞夏以来的时间之内的,并且殷商开始至韩非子时代也不止七百多年。如果是指殷、周之交至韩非子,那是符合七百多年的,如果是殷、周之交至韩非子,那直接只有周朝,没有殷商什么事。所以从行文逻辑分析,并不是殷商至韩非子时代和虞夏至韩非子时代,就是指的殷、周加起来七百多年,虞、夏加起来二千多年。
但是又矛盾了,因为周朝就八百年,缘何殷周加起来七百多年呢?其实看行文语境,韩非子说的是周王室天威还在的时候,也就是西周,东周开始是春秋战国周天子名存实亡了,西周三百来年,所以殷周七百馀年是符合历史的。
况且还有后句,欲审尧、舜之道于三千岁之前,证明尧帝到韩非子时代三千多年,也就佐证了虞朝其实存在,且超过1500多年。据古史记载与虞朝相关的帝王就有十五位之多,也可侧面得到验证。
故从黄帝到大禹,是符合六千余年的。


(三)新仙女木事件

新仙女木事件也是证明黄帝距今10780年符合历史的一个旁证。

1.29万年前,发生新仙女木事件,全球气候迅速短期降温,南北两极形成冰川区,海平面下降200米左右,两极和阿尔卑斯、青藏高原等地的冰盖扩张,许多本来迁移到高纬度地区的动植物大批死亡。这一次降温是很突然的,在短短十年内,地球平均气温下降了大约7、8℃。这次降温持续了上千年。

独家考证今年是黄帝纪元10780年

直到前8200年也有一次降温事件,在温暖的冰后期气候背景下,气温忽然下降。它发生在西元前8490年-西元前8200年之间,是新仙女木事件的延续,东海等地皆是陆地,到日本岛骑马可到。

而琉球群岛也比今多,琉球与大陆之间有个大陆架海沟,古书称大壑。

海平面急速下降,东部出现大量适合生存的土地,于是帝俊、大皞、黄帝、炎帝等家族和后裔都要疯狂向东扩张领地。在山海经中记载在东部占领了二十几山,建立十八个方国。

(四)山海经关于颛顼记载

《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

根据海平面下降后地形推断,所谓少昊之国即今琉球诸岛,大壑即亚洲大陆架与琉球中的海沟。

独家考证今年是黄帝纪元10780年

少昊孺帝颛顼,在东海大壑弃琴瑟,说明少昊王朝末年,在少昊的方国少昊之国(今琉球群岛),颛顼本是辅佐少昊王朝的,他担任了少昊方国的君主,由于与少昊王朝决裂,把少昊王朝给颛顼象征意义的琴瑟扔在了大壑,回到大陆争夺天子位,并取代少昊王朝建立了颛顼王朝。

而发生这件事就在新仙女木事件要彻底结束时,海平面急速上升,迫不得已要退回到大陆。也就是大概8000余年前左右。

所以黄帝到少昊结束大概是三千年左右,而又距今8000余年,黄帝元年只能是一万一千多年前。

否则《山海经》中记录的大壑、少昊之国就对不上时间了。

结合以上种种,得出结论,黄帝元年为前8757年,距今10780年是符合古籍记载以及山海经、新仙女木事件发生的事实。

(五)历代冬至验证

按照古四分历365.25计算,4560年会比真实的回归年多出36日,平均126年多1日,1520年多12日。换言之,如果晋哀帝司马丕兴宁元年(夷历363癸亥历经二元9120年整,那么从夷历363年开始,每隔126年,冬至平均会少1日,到363+1520=1883年冬至后当比72日多12日即84日多或85日。由于平气法定气法的差别,一二日左右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总体4560年不能偏差,必须是36日。

363年冬至第72日,甲子日。(癸亥年)

489年冬至第74日,甲子日。

615年冬至第73日,甲子日。

741年冬至第72日,甲子日。(非癸亥年,故此72日不取)

867年冬至第71日,甲子日。

993年冬至第71日,甲子日。

1119年冬至第70日,甲子日。

1245年冬至第70日,甲子日。

1371年冬至第69日,甲子日。

1497年冬至第69日,甲子日。

1623年冬至第68日,甲子日。(癸亥年)

1749年冬至第68日,甲子日。

1875年冬至第67日,甲子日。

1883年冬至第85日,甲子日。

根据以上信息,是符合每隔126年少1日,每隔1520年进12日的。

另外,363年冬至第72日,甲子日。也可以看出是冬至第12日,那符合1520年的元年吗?显然是不符合的,363年之前1520年是夷历前1157年,在商周之交,所以直接舍弃,不可能是黄帝元年。

黄帝历为调历,大约隔126年调整冬至1日,故自元年以来已调85次。


五、结语

本文推论属独家考证,个人意见,欢迎读者前来赐教,至于黄帝王朝至夏之前的历代年限以及帝王列表,以后有机会再分享。

根据北宋邵雍《皇极经世书》,元会运世时间观,10800是一会,那么黄帝元年至夷历2043年冬至前一日恰好一会,2044年甲子年新的一会开始,中国大运之极也,届时中国已是世界之巅,冥冥之中黄帝元年符合了一会大运,也许是轩辕黄帝的馀威,一直在庇护着华夏吧。


一元

一會

一運

一世

一年

一月

一日

1







12







360

30






4320

360

12





129600

10800

360

30





129600

4320

360

12





129600

10800

360

30





129600

4320

360

12

本文论证结果:今年(共和国七十四年)系黄帝纪元一万零七百八十年。

黄帝纪元10780年建寅癸卯年丁巳月癸未日,四月初七。古干支癸卯、甲寅、癸未。

冯至昊




3 評論 - 登錄 參與評論
似兰馨香 十個月前
1
👍 👍 👍
沐晨 十個月前
2
赞一个!
搵真務實 九個月前
3
冯宫主的此番考证,真是功德无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