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是匈奴语吗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匈奴民歌》。
祁连山,在甘肃河西走廊地。曾是月氏故地,后被匈奴夺取。《汉书》曰:「元狩二年春,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讨匈奴,过焉支山千有馀里。其夏,又攻祁连山,捕首虏甚多。」《乐府诗集》「祁连山即天山,匈奴呼天为祁连,故曰祁连山。焉支山即燕支山也。」
祁连山,几乎所有的典籍或现代辞典都解释为匈奴语。真相是这样吗?
首先,从这首匈奴民歌歌词看,使用的全是汉语。假如歌词就是原词,证明当时匈奴也使用汉语。假如是翻译成汉语的,为何唯独祁连、焉支要音译?既然祁连是匈奴语天的意思,何不直接翻译成天山?这就矛盾了。那么这首匈奴民歌是不是原文呢?祁连、焉支又是不是匈奴语呢?
或者说匈奴语真的存在吗?还是只有汉语的方音匈奴音?
《汉书·西域传》中记载,「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饨若马”’,又汉使者久留不还,故兴师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重也。」汉武帝时代,匈奴人还称汉朝人为秦人。这说明匈奴至少是懂汉语的,否则对汉军士兵喊话他们怎么听得懂呢。此句记载喊话汉军为秦人,还是延续对秦朝时的称呼,故并不是翻译,若是翻译可直接翻译成汉人。
既然匈奴是懂汉语的,那么匈奴民歌中的祁连、焉支则极有可能就是汉语异读。
又知祁连山是天山的意思,祁连是天。有没有可能祁连也是天的分音词呢?
《通鉴释文辨误》:「齐主猎于祁连池。史炤释文曰:祁连山之池也,在匈奴中。余谓此祁连池,汾阳之天池也。即后所谓猎于天池者也。史互言之耳。北人谓天为祁连故,天池有祁连池之名,犹匈奴呼天山为祁连山也。祁连山,汉书音义释之甚明。汾阳之天池,水经注言之甚详,余悉取以注通鉴能读之者,可考见也,且齐主猎时,周兵已攻晋州,若猎于匈奴界中祁连山之池,安能以丙辰猎而癸亥即还,晋阳邪天池在汾阳县北,燕京山上,方里余,燕京山,亦谓之管涔山,五台山之一也。详考通鉴所书。九月癸亥齐主自猎所还晋阳,甲子即集兵,庚午帅诸军趣晋州,癸酉昧旦晋州陷此日,齐主已分军向千里径及汾水关,又帅大军上鸡栖原矣,若方与冯淑妃猎于天池驿,奏沓至且不暇省,安能部分出军邪,盖通鉴会稡诸书以为一书,其排日书,甲子以李百药北齐书令狐德棻,后周书帝纪为据自与冯淑妃猎天池至晋州已陷,乃奏之一段,是引用李延寿北史冯淑妃传,所以所记有参差不齐者,窃谓丙辰齐主猎于祁连池,与后所书与冯淑妃猎于天池实一事也,唐书地理志岚州静乐县有天池祠,窦苹曰天池祠,在今寕化军北六十里横岭下管涔山。」
在山西管涔山(燕京山)上也有天池,曾被记载为祁连池。解释为北人(山西人、晋语)称天为祁连。所以齐王猎于祁连池实际上就是山西的汾阳天池。
以山西怀仁市和应县为例,同处于朔州市东部,怀仁在北,应县在南。两地(政府所在地)直线距离不过30公里。然而对「天」有着两个读音。
在怀仁,「天」读若tian。但在应县,读qian。
「天」与「乾」,在古汉语中不仅同音,而且同义。实际上,这两个字的读音,至少在上古时期是不同的。天,上古读qhli:n,乾,上古读kan。而且,「乾」字古时除了称男性外,只与「坤」相对作易象上的「天」。
从音韵学角度分析,qian实际是古代西北方言语音的保留。
在《易经》中,乾卦对应的也是天。说文:乾,上出也。朱骏声云,达之仁者谓之乾,上达莫若气,天为积气,故乾为天。
在晋语中,有分音词的习惯,那么把乾(天)分音读作「祁连」也就不奇怪了。所以才有齐主猎于祁连池的记载。
河西走廊的祁连山,既然意思为天山,则也是匈奴人延续北人(晋语)用法,称天(乾)为祁连。
所以祁连并不是匈奴语,而是古老的晋语,乾的分音词。
天(乾)→祁连
祁连山真正的名字应该叫作乾山。
至于匈奴民歌中的焉支山又是什么语源呢?这个涉及问题更广更复杂,下一文再说。
伏羲纪元69230年,神农纪元11348年,黄帝纪元10780年。建寅八月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