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文艺观(连载)


蕐夓文朙中樞府 二七六二五零零年五月十一
原創

作者:高梧子

公眾號: 式一草堂 


道家的文艺观(一) 总论


文艺是调神的工具。这句话必须开宗明义地指出,接下来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一点展开,浅谈道家对文艺的理解。

 

文艺是有好坏之分的,好的文艺,会把人的「神」往着清朗、凝聚、深邃的状态调整。不好的文艺,有两种:一种是僵死毫无生命力感染力的,这类容易分辨。还有一种,也会有很强的感染力,但是会把人的「神」往散乱、昏沉、飘浮状态调整。

 

这种负面感染力,很多人看不清。人后天的行为,都是在自身「心神」的控制下进行的。所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实际状态,可以分辨文艺乃至心神的优劣,即所谓「有诸内者,必行诸外」。

 

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便是道家的「一元、两仪,三才」的思想。文艺的理论,便是包含在这个「一、二、三」当中。

 

所谓一元,既是道体,天地万物之本源,也是华夏人个人修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状态。道生万物,作为万物灵长的人,返本归元,与道合真,便是后天行为追求的最高状态。这也是文艺最根本的意义所在。当然单单靠文艺并不足以到此境界,但这应是文艺的最佳方向。即《文心雕龙·原道》所言:「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

 

两仪便是阴阳,是指万事万物共同的抽象属性。「一阴一阳之谓道」,「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琴学名著《溪山琴况》以「和」为古琴审美第一要,其根本在调合阴阳。譬如心气浮躁不安,可以借助琴曲《白雪》中的清澈澄明之意境雪其燥气,安抚心神。情绪沉闷抑郁可以借助《阳春》里的勃发生气和洋洋暖意,扫除心中阴霾振奋心神。

 

一元两仪暂且简单提一下,以后详谈,此处重点说一说三才思想。


道家的文艺观(连载)

 

《易经·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一切事物,从抽象属性到具体内容,都有三个最重要的基本点,这便是三才思想。在天为日月星,在人则为「精气神」。道家把精气神作为人一身之本。所有人为的东西,不管是文艺还是其他门类,皆是以自身的精气神作为内在的动力来驱动。人只有精满气足神完才能健康长寿,同时有足够的内在能量去应对外界繁琐的事务。精化气,气化神,神统气,气固精,这便是精气神之间相互的关联。同时精气神又有先后天之分,先天为人之根本,以先天来统筹摄取后天,滋养先天,进而达到先后天的统一融合,这是道家修炼追求的路径。

 

先天之「精」在人为肾精,为人一身之根本。后天之「精」可以引申理解为一切有形物质形态中,比较精华核心的内容。先天之气为肾精所化之肾气,又被称之为元气。后天之气为自然清气,以及人食五谷,经脏腑转化而成的「谷气」。

 

重点要说一下「神」的先后天之分。

 

先天之神,称之为「元神」。人脑为元神之府,是元神产生的地方。然而脑为诸阳之会,阳气主发散,所以脑不容易藏神。在人五脏之中,心为君主,是藏神的地方。所以元神又被称之为心神,主心性。此心代指中丹田,非身体左侧的有形之心脏。人的情感、情绪、感知、灵性等等都是元神心性层面的内容。后天之神,在道家称之为「意」,就是后天形成的思维意识和逻辑认知。

 

精气神的特点就先简单的说一下。下面说一说精气神和文艺的关联。

 

在文艺中,「」对应文艺的形式构架。构架之中除了各个门类相应的专业技巧和章法之外,最重要的是「筋骨」,这个是所有事物共通的重点。精生髓,骨因精髓而坚强。《素问·生气通天论》云:「筋脉和同,骨髓坚固。」人因筋骨挺拔坚强而傲立天地之间,人文之道同样如此。《文心雕龙·风骨》言,「沈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潘勖锡魏,思摹经典,群才韬笔,乃其骨髓峻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 」

 

 四艺当中,弹琴之取音,书画之行笔,同样重筋骨感。能传承千年而不腐朽的琴器,筋骨也是其核心。《溪山琴况》言:「两手如鸾凤和鸣,不染纤毫浊气;厝指如敲金戛石,傍弦绝无客声:此则练其‘清骨’,以超乎诸音之上矣。」文道倘若无清骨,便是腐肉一堆,只能去传导陈腐混浊的气息。

 

文艺达到比较高的状态时,我们总是用形神具备、形神合一来形容。然而一者有形,一者完全虚化的无形之物,如何能兼备融合?这里面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介乎虚实之间的转化媒介,便是「」。

 

人无骨而不能立,无气而不可活,骨气相合方能得神。文艺之道同样如此。文艺中的气,既包括构架当中气息的灌输衔接,还有通篇的风貌,我们称之为「气韵」。文艺只有「得气」,才能具备鲜活动人的生命力,才能滋养人。而这些全靠自身气息状态去感知与控制。倘若自身气息燥乱轻浮,必显于文艺当中。所以也能通过作品反观人的状态。


道家的文艺观(连载)

 

《文心雕龙·风骨》:「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故魏文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故其论孔融,则云“体气高妙”,论徐干,则云“时有齐气”,论刘桢,则云“有逸气”。公干亦云∶“孔氏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并重气之旨也。

 

人的元神是以精气为基,同时受后天思维意识的影响。元神天性喜好清凝沉静,但人的元神时常被后天形形色色的事物和自身的杂念分散。神散气耗而精不固,各种问题便随之而来。然而外在事物和后天观念又都有清浊厚薄之分。倘若能将自身心神安放在清朗沉厚的事物和知识上,放出去的神必会有所反馈,甚至能以一种更好的状态返还。

 

老子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要追求清厚凝聚的状态,根本在「得一」,也就是与道合真,这是万事万物生气之源。文艺之道的意义便在于此,辅助人去感知和汲取天地清宁之气,来滋养提升自身元神。这一点,《文心雕龙·神思》篇讲的最为精妙: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乏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元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文艺中的「一元两仪三才」思想暂且简单说明。下面的篇章会具体的讲一讲这些要点。





道家的文艺观(二) 辨“清”、“浊”



玄门经典《清静经》里最大的价值,就是基于阴阳的概念,具体的提出了“清浊”的观念。“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沉为地”。人往高处走,必然是一种“求清化浊”的状态,道以清浊见高下。


传统的文集中,先贤们有着大量的对于“清”的描述和向往的内容。


比如明代张岱的《一卷冰雪文序》里,借冰雪清洁冷冽之气,来形容清。“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


《溪山琴况》里有专门对于清的讲解。“清者,大雅之原本,而为声音之主宰。试一听之,则澄然秋潭,皎然寒月,湱然山涛,幽然谷应:始知弦上有此一种情况,真令人心骨俱冷,体气欲仙矣。”


由此可见,“清”在传统审美中的重要性。而古人论清,大多都是在表达一种清冽冷寂的感觉。这其实在描述的是“清阴”的状态。“清”的内涵十分丰富,并不只是如此而已。


清,从属性上分清阴和清阳。宁静内收者为阴,明亮发散者为阳。比如古琴曲中,白雪为清阴之曲,阳春为清阳之曲。这两种是对比反差比较大的。而往往绝大多数事物都是阴阳混合的状态,只是最凸现的状态不同。比如长清,描述的是满天飞雪的场景,心神随雪而舞。雪为清阴之物,而雪动态的过程以及心神随之呼应产生的起伏变化,就是清阳的状态,此曲可谓阴中有阳。


清,从内容上,有横向纵向之别,纵横向上都是分层次的。


道家的文艺观(连载)

横向上主要对应的是形态构架上,有里中外三层,分筋骨之清、血肉之清、皮相之清。皮相,主要是指外表,一眼能看得到的内容。血肉,指的是后天养成的习性。所谓筋骨,指一个人先天根性和三观这些根本上主导一个人品性修为的最深层的内容。


纵向上有低中高三层,形清、气清、神清。这三者也是相互依存的。形清,在上面说过,最重要的是筋骨清。只有这个前提,才可能有神气清这种更高的状态,可谓三才一体。


清,从程度上,分清厚、清薄。清之薄者,只在皮相而已。清之厚者,深可入骨髓,高能入元神。


以琴曲风格为例,对比管平湖和成公亮两位水平极高的两位琴家,风格差异很明显。管爷的琴风乍一听不够明亮,但是非常的苍古厚重,内劲很足。成公亮老师的琴风,清亮舒缓适意。前者之“清”,主要在骨在肉。后者之清,主要在在肉在皮,筋骨同样清朗但是程度弱一些。但是两位的曲风,都有能荡涤人心、聚人心神的效果,因此“神气”皆是上等清朗,只是具体的效果不同。


辨“浊”之法,和辨清同理。属性上有浊阴、浊阳。内容上,皮浊、肉浊、骨浊,形浊、气浊、神浊。程度上,浅薄之浊、深厚之浊。


然天地之间,少有纯清至浊的人和物。几乎所有人事物都是清浊混杂的产物,不论先天天性还是后天习性,只是各自具体的清浊程度不同。举几个鲜明的例子。


比如“蛇蝎美人”,就是清在皮相,浊入骨髓,骨浊而神气亦浊,可谓是浅清而厚浊。这种内外反差大的就比较好辨别,但是还有些不容易辨别的。


比如“伪君子”、“假大师”。这些人表面温文尔雅,做事得体大方,接人待物热心礼貌,但是内里一肚子的坏水,往往能骗一大波人。这种人,清在皮肉,浊入骨髓。但是中层外层的东西实在表现的好,把内里的本质包裹掩饰的非常好。这类人可以说是挖坑能手,假如没有足够的洞察力,很容易就骗到坑里了。但是这种,其实仍然不是特别难分辨的。还有更难分辨的。


最难分辨的,是皮肉骨,皆是清浊混杂的,比较复杂的类型。这种就分别观他三层,各自清浊哪个更居于主要的程度,以最内层为主要的参考状态,以此定性乃至定量。


除了这些负面的例子,也还有一些略复杂的正面例子。比如有些人,表面邋遢随意,但是为人很好,修为很高一身本事的。这种人初见其貌不扬甚至略反感,接触久了发现就像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道。这种就是浊在皮相,清入骨髓神气。这种人,道门里有不少。


其实不只是观人,辨物同样如此。好的器物,同样有这样属性和层次的差别。比如一张琴的音色,筋骨是根,代指音色的下沉颗粒感和弹性。按音入木、松透圆润,就是血肉的层面。余音绕梁,清澈凝聚,甚至有清甜可口的通觉,就是皮相之清。好琴,骨肉皮相俱清,功力强弱的人于琴上都能有呼应。那这样的琴,就不只是一个刻板的器物,它也会有气韵和神采,好像像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欠一些的,按音润透、余音干净。但是内无筋骨,经不起重弹,遇到指力强劲的就会空散。这种清只在皮肉。再差一些的,就不多说了。


还有很多典型的代表,就不在此一一说明。





未完待续

1 評論 - 登錄 參與評論
云浪彩衫巍 兩年前
1
这样的音乐会不曾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