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化西南传播路线


蕐夓文朙中樞府 二七六二五零五年閏六月二十
原創

目录


一伏羲龙师文化
二西南伏羲与大禹龙国文化遗留
三蜀国分封苴国
四苴氏夜郎国
五哀牢国
六那加兰人
七不丹神龙
八总结


伏羲龙师文化
《千字文》曰: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其中龙师特指伏羲氏,伏羲氏以龙为纪官。


《左传·昭公十七年》:「大皥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以为宓羲龙师名官。

司马贞《三皇本纪》:伏羲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

《御批通鉴纲目》:命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契昊英为潜龙氏,造甲历大庭为居龙氏,治屋庐浑沌为降龙氏,驱民害阴康为土龙氏,治田里栗陆为水龙氏,繁滋草木,疏导泉源。又命五官:春官为青龙氏,又曰苍龙。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


龙文化西南传播路线


先秦龙纹样


龙文化西南传播路线


三星堆青铜龙

众所周知,龙文源发源于中国,在数万年的龙文化沐浴下,缔造了很多与龙相关的神话、习俗、文学等。其中,龙也分为不同等级,最高形态为应龙。

《述异记》:「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而为角龙,又千年为应龙。

伏羲氏并非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氏族、王朝。

《易稽览图》:「甲寅伏羲氏,至无怀氏,五万七千八百八十二年。

《通鉴外纪·包牺氏》:「自伏羲至无怀一千二百六十年,或云五万七千七百八十二年。女娲至无怀十五君,袭包牺氏之号,一千一百五十年,或云一万七千七百八十七年,一云一万六千八十年。

《帝王世纪辑存》:「(伏羲)子孙五十九姓,传世五万余岁。

《太上混元老子史略》:「伏羲木德…子孙相承四万五千六百年



伏羲传国57882年。其中伏羲在西南巴蜀之地有广泛后裔传国。




西南伏羲与大禹龙国文化遗留


《山海经·海内经》:「西南有巴国。大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路史》:「(伏羲)母华胥居于华胥之渚。记云所都国有华胥之渊,盖因华胥居之而名,乃阆中俞水之地,子年以华胥为九江神女诬。

《蜀中广记》:「伏羲氏母华胥居于华胥之渚,孕十有二岁而降神,生于仇夷长于起城,注云所都国有华胥之渊乃阆中渝水地也

《保宁府志》:「夫阆中渝水为华胥之渊伏羲所都,三巴首导神功也,五丁始通奥区也



四川阆中华胥广场



详见《上古地理解读(系列14)-雷泽及华胥之渚


蜀国也是伏羲后裔。正义华阳国志及十三州志云:「蜀之先肇于人皇之际


蜀国分封苴国
蜀国开明氏王朝杜尚时,封其弟杜葭萌建立苴国,也叫葭萌国,在今广元昭化。
龙03.jpg


从开明十一世起,苴国与巴国友好,时常与巴国联合抗蜀。

黄帝纪元8682年、周慎靓王五年(西元前316年),秦惠文王遣司马错先后灭掉蜀、苴、巴三国。苴国共存在56年。

苴国后裔要么依旧保留杜氏,要么称苴氏。




苴氏夜郎国


自苴国灭亡后,苴氏消失在记载中。秦末汉兴时,西南出现一个国家叫夜郎国。著名成语夜郎自大就出自夜郎。


龙04.jpg


在汉籍记载中,没人知道夜郎国什么建国的,从哪来的?

黄帝纪元8970年,汉成帝河平二年(西元元前27年),牂牁(zāng kē)郡夜郎王兴、钩町王禹、漏卧侯俞举兵相攻,牂柯太守请发兵诛兴等。夜郎国灭亡。末代夜郎国王是苴兴。

这个苴兴大抵就是苴国后裔。

而夜郎在历代汉籍中都没有详细解释是什么意思。

大禹称雄西南,建立蜀国鱼互王朝。商代大禹后裔娄人仍居乌江河套、娄山之麓。周代鳖部臣于楚,为黔中郡鳖邑。鳖令西迁,为蜀丛帝,国号开明。开明氏有蜀国、苴国等。

上古鱼互部落鳖人应龙氏之余裔,就是夜郎氏。夜郎就是应龙的转音。

夜郎其实并不是自大,夜郎曾经确实非常大,地跨川南、贵州、云南、中南半岛等地。

夜郎国统治了诸部,鳖部夜郎、彝部夜郎、苗部夜郎、越部夜郎,即司马迁之谓西南夷。秦汉夜郎氏传承了应龙氏文化。




哀牢国


应龙在贵州译为夜郎,在云南译为哀牢。


龙05.jpg


有哀牢部,曾建哀牢国,东汉时纳入版图。云南至今有哀牢山地名等。


龙文化西南传播路线


在傣族语言里,有个音  爱龙(ailong)表示老大、中央的意思。




那加兰人


在云南以哀牢以西,今印度东北部,有个民族或部落叫那加兰。那加兰的人民和印度人长的完全不同,反倒非常接近藏人和云南人。


龙07.jpg
龙08.jpg


那加兰印度英文写作Nagaland


龙09.jpg


印度那加兰人。长相与曼尼普尔人相同。

那加兰人的意思是龙人,印度人称之为蛇人部落。

恰好印度眼镜蛇就被称之为纳伽、那加(naga)


龙文化西南传播路线
龙11.png


根据音韵和应龙文化在云南传播路线可以推测,那加兰就是哀牢进一步音译。

那加兰Nagaland省写为纳伽、那加naga,变化为蛇的意义,但是纳伽经过佛经翻译,又翻译回龙。

佛教传入中国后,受庄子影响逐渐出现了大鹏金翅鸟这一神话形象。按照佛经里面的传说,那个神鸟音译叫迦楼罗。

在印度神话中,迦楼罗身长八千由旬,翼长四千由旬,以龙(佛经中的龙其实是印度的眼镜蛇,音译纳伽)为食,能任意穿梭宇宙,为毗湿奴坐骑。 



按照这描述,所谓的印度大鹏,不过就是鹰而已。所谓的大鹏金翅鸟日食五百幼龙,实际上就是老鹰吃蛇。还把眼镜蛇(纳伽)称之为龙,佛经中所谓的伏龙罗汉,不过是欺负一条眼镜蛇而家伙而已。但是翻译成龙,不明真相的中国人还真以为它多厉害呢。

纳伽确实最原始就是龙的意思。




不丹神龙


在那加兰的西北方向,有个国家叫不丹。不丹曾是藏族人的边界。不丹的国旗至今依旧是龙旗,不丹自称神龙之国,不丹国歌《神龙王国》。



不丹,英语Bhutan,藏语拼音:Zhugyü,འབྲུག་རྒྱལ་ཁབ་(不丹语)。

不丹是什么意思呢,按官方解释是吐蕃的边界。其实这种解释不准确,因为不丹自称神龙之国。按藏语拼音Zhugyü音接近竹根、句根等。

Zhugyü就是那加naga再次音译。依旧是龙的意思,这也符合不丹的自称。

西方国家在没有接触到东方时,其实没有龙这个概念,也不知何时来华或到印度,接触到龙naga、Zhugyü,因为为dragon(读音非常接近不丹、竹根、抓根)。德语Drachen俄语Дракон法语Le dragon等都是音译,各有风格。



总结


总结起来,就是伏羲兼大禹的传国蜀国,分支应龙氏建立苴国,苴国灭亡建立应龙国(夜郎国),夜郎文化南传音译为哀牢,哀牢西传音译为那加兰,那加兰再译不丹,同时直接影响西欧关于龙的文化。



黄帝纪元11022年8月24日,建寅闰六月二十日,西历8月13日。

冯至昊


0 評論 - 登錄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