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國土疆域土


蕐夓文朙中樞府 二七六二四九九年三月廿九
原創

歷代國土疆域土

禹貢九州圖


禹貢九州圖是根據《禹貢》記載,大禹治水和劃分九州的歷史而繪製成。

禹乃遂與益、后稷奉帝命,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宮室,致費於溝淢。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溼。命后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餘相給,以均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貢,及山川之便利。」(語出《史記·夏本紀》)


九州者,

西北冀州,正北兗州,東北青州。

正西雍州,中央豫州,正東徐州。

西南梁州,正南荊州,東南揚州。



歷代國土疆域土

周職方氏圖


職方氏,周官名,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與其財用九穀、六畜之數要,周知其利害,乃辨九州之國,使同貫利。



歷代國土疆域土

春秋列國圖


春秋,出自孔子編纂史書《春秋》,謂周平王東遷洛陽始,至獲麟之年(《春秋》絕筆之年)。春秋列國圖繪製這一時間列國爭霸形式及諸小國統轄信息。




歷代國土疆域土

戰國七雄圖


戰國,謂三家分晉始,至秦滅六國終。這一時代有七雄,秦、齊、楚、燕、韓、趙、魏。楚國最大,佔據長江以南半壁江山。晉國初最強,旋即分裂為趙、魏、韓。齊國起初最強,秦國變法而後強,東出山東(崤山以東)爭霸六國,最後滅掉六國,一統為秦朝。




歷代國土疆域土

秦三十六郡圖


秦國兼併六國,為秦朝,廢除分封,置郡縣,凡三十六郡。每郡置一守、一丞、兩尉以典之。郡名曰內史、三川、河東、南陽、南郡、九江、鄣郡、會稽、潁川、碭郡、泗水、薛郡、東郡、琅琊、齊邵 谷、淦陽、北平、遼西、遼東、代郡、巨鹿、邯鄲、上黨、太原、雲中、九原、雁門、上郡、隴西、北地、漢中、巴郡、蜀郡、黔中、長沙。後又置閩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凡四十郡。


006.jpg

西漢州郡圖


西漢,又曰前漢、先漢。漢高祖建漢始,王莽篡漢終,西漢設十三郡,漢初年設十三郡七國,末年共有一百零三個郡、國。長官最初稱郡守,景帝時改稱太守。二級政區謂之縣、侯國、道、邑。邑是皇太后、公主所封的食邑;道是設在少數民族地區的縣級政區。西漢末年,共有縣、侯國、邑、道等縣級政區一千五百八十七個。萬戶以上的縣稱縣令,萬戶以下的縣稱縣長。



007.jpg

東漢郡國圖


東漢,亦稱後漢,五代時有後漢,為避免混淆,改稱漢朝前漢為西漢,改成漢朝後漢為東漢。同西漢大部分州縣,中央直轄司隸校尉,西域設西域都護府,南端設交趾。



008.jpg

三國鼎峙圖


三國,東漢末分裂三國,對峙六十餘年,後一統于晉朝。



009.jpg

兩晉南北朝州郡圖


兩晉南北朝,是中國古代最混亂時代,爆發永嘉之亂、五胡亂華,漢人幾近滅絕。期間產生的地方政權幾十個,後楊堅建立隋朝一統分裂局面。



010.jpg

唐十道圖


唐朝,繼隋朝而建立,劃分全國為十道。

至唐太宗肇造區夏,並有州郡,始因山以形便,分天下為十道,曰關內、曰河南、曰河東、曰河北、曰山南、曰隴右、曰淮南、曰江南、曰劍南、曰嶺南。貞觀十五年大酺,凡州府三百五十八。玄宗開元初,又分為十五道,曰京畿(西京)、曰都畿(東都)、曰關內(京官遙領)、曰河南(陳留)、曰河北(魏郡)、曰隴右(西平)、曰山南東(襄陽)、曰山南西(漢中)、曰江南東吳郡)、曰江南西(豫章)、曰劍南(蜀郡)、曰淮南(廣陵)、曰黔中(貴州)曰嶺南(南海)。



012.jpg

大明一統二京十三省圖


明朝是二京制,北京及南京,二京所在地為直隸,北直隸(今河北、北京、天津)、南直隸(今江蘇、安徽)。十三省名與今大抵相同,湖廣裂為湖北、湖南,南直隸裂為安徽、江蘇。

明前期幅員遼闊,東起日本海、外興安嶺,南抵孟加拉灣、越南中部、馬來西亞,北達戈壁沙漠、大興安嶺,西至印度次大陸、極盛國土面積達約一千萬平方公里。



013.jpg

大清國道程圖


滿清,延續明朝十三省,裂為十八省,為內地。藏、蒙、回、滿等地沿用土司、羈縻等制度。


0 評論 - 登錄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