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真的人首蛇身?兼及上古人物形象考


蕐夓文朙中樞府 二七六二四九九年六月十七
原創

原文发表于西历2017年11月08日。旧文新发,以飨读者。




江山各有造邪者,再骗世间数千年。


在所谓的神话传说中,女娲人首蛇身,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从女,咼声。」(语出《说文》)

在《说文》中,只解释了古之神圣女,没提到祂是蛇身。


女娲作笙簧。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以匏为之,其中空而受簧也」(语出《世本》)

女娲真的人首蛇身?兼及上古人物形象考

战国时期的《世本》也没提到女娲是人首蛇身。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於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语出《淮南子·览冥训》)


在西汉初年的《淮南子》中出现的女娲,依然不见蛇身的记载。

那么,女娲到底是什么身呢?


目前存世有提到女娲的最早文献是屈原的《楚辞》

登立为帝,孰道尚之?女娲有体,孰制匠之?」(语出《楚辞·天问》)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伏羲画八卦,为文明之始,是谁开导的呢?说女娲按照自己形体造了人,那女娲的形体又是谁造的呢?


这句话是解开女娲什么形体的关键。

至少在屈原的时代,已经广为流传女娲造人的传说。同时怎么造的呢?根据自己的身体形象造了人。所以《楚辞·天问》才有这么一问。


那么女娲根据自己的形体造了人,换言之,女娲什么形体,人就什么形体;人什么形体,女娲就什么形体。

女娲真的人首蛇身?兼及上古人物形象考

人是蛇身吗?

人既然不是蛇身,凭什么说女娲是蛇身?

那么女娲变为蛇身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有人拿出《山海经》说事。我们看《山海经》原文怎么说的。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语出《山海经·大荒西经》)


这就是原文,并没有提到女娲人首蛇身。


然而《山海经》在后来人给它作注的时候有了这个。东晋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


也就是说,所谓的《山海经》说女娲人首蛇身并非《山海经》原文,而是郭璞给作的注这么说的。郭璞又是非常晚的时代了。


不难看出,早期文献中,从没提到女娲人首蛇身。


再来说说伏羲

伏羲在先秦典籍中出现很多次,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列子》《左传》《庄子》等等都有提到,没有一字说他人首蛇身。

再看《山海经》关于伏羲的记载


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木属,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皞爰过,黄帝所为

西南有巴国。大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仅此出现过两次,依然没有提到大皞人首蛇身。


其实大皞并非伏羲,是汉朝刘歆、晋朝郭璞等人把他与伏羲合并成一个人。就算如此,也找不到伏羲人首蛇身的半点记载。


并且后世对伏羲女娲的身形描述还不统一,通常都认为伏羲、女娲都是人首蛇身,然而有的版本却不一样。

女娲真的人首蛇身?兼及上古人物形象考

伏羲鳞身,女娲蛇躯。」(语出《文选·王延寿》)(南朝梁,昭明太子)


这证明各执一词,版本流传还不同。


那么问题来了?伏羲女娲是什么时候形象变成人首蛇身的呢?

从西汉末年的刘向刘歆父子,到东汉王逸,才逐渐完成了伏羲女娲等人首蛇身之说。对照东汉出土的砖石画像,可作为旁证。


为什么到了西汉末年东汉初期,伏羲女娲形象走向人首蛇身呢?


这与西汉儒家的纬学兴起有关。

纬学是什么,纬学是在经学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为了把董仲舒所提倡的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神圣化,强行附会一些东西去解释历史和社会现象,这就是纬学。


说得难听点,就是官方迷信学。

官方迷信学,一方面通过天人感应来吓唬皇帝,你不好好当政,就要得到上天的惩罚。另一方面造就皇帝天选论,老百姓就别抢了。


那么这样一来就要对皇帝的身世捏造神迹,来证明他就是上天选的。比如汉高祖刘邦母与大蛇交,来证明刘邦非凡人。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语出《史记·高祖本纪》)


再如汉高祖斩白蛇,而后一老妪哭泣到赤帝之子斩白帝之子,然后消失。还是告诉老百姓汉高祖是赤帝之子,就是天生的皇帝。同时汉也以火德自居,所以赤帝之子嘛。


只说本朝不够啊,造假太明显了,得把汉朝之前的所有神圣君主都要神圣化。这还不够,还要把非帝王的圣贤也要神圣化。


所以翻开历史书,看看凡是帝王或圣贤的事迹、形象是怎样的就知道了。


黄帝龙颜,颛顼戴午,帝喾骈齿,尧眉八采,舜目重瞳,禹耳三漏,汤臂再肘,文王四乳,武王望阳,周公背偻,皋陶马口,孔子反羽」。(语出《论衡》)


意思是黄帝长得像龙,颛顼的头上长角,喾的牙齿连成一片,尧的眉毛有八种颜色,舜的眼睛有双瞳,禹的耳朵有三个孔,汤的胳膊上有两肘,周文王有四个乳房,周武王眼高可以看见头顶上的太阳,周公旦驼背,皋陶的嘴像马,孔子圩顶。


伏羲女娲的人首蛇身形象也在纬学影响下就此产生。到了宋、明代,上古人物奇怪面相全面成型。


不然,我们看看孔子的形象描述

孔子长十尺,海口尼首方面,月角日准河目,龙颡斗唇,昌颜均颐,辅喉骈齿,龙形龟脊虎掌,胼肩修肱参膺,圩顶山脐林背,翼臂汪头阜,堤眉地足,谷窍雷声,泽腹修上趋下,末偻后耳,面如蒙共,手垂过膝,耳垂珠庭,眉十二采,目六十四理,立如凤崎,坐如龙蹲,手握天文,足履度宇,望之如林,就之如升 腰大十围,胸应矩,舌理七重,钧文在掌。胸文曰:‘制作定世符运’。」(语出《春秋演孔图》)


你看孔子的形象描述用到的动物和自然物不少吧。难道把孔子画成那样?


翻开史书,去看帝王身世、长相和事迹,特别是开国帝王,几乎没有一个不神乎其神的。


比如隋朝的杨坚,「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沉深严重。」(语出《隋书》)

timg (11).jpg

可是史册画像也不按照这么画啊


timg (11)-.jpg


要按照史书这么个长相,拍《隋唐英雄传》到可以拍成封神榜了

从以上我们得知,一方面受纬学影响,要神圣化一个就,首先就要形象怪诞化,都长常人样,总感觉就是常人。


另一方面演变出一种文学描述,只要类似,活着有那么一股韵,都用类似的夸张写法来文学塑造。


时至今日,这种文学描述依然在通行。

比如,描述一个男子熊腰虎背。难道你就理解成他长了熊的腰,虎的背?

蛇腰美女,难道美女长了蛇腰?

兔唇。难道长了兔子嘴唇?


今日描述熊腰虎背你不觉得奇怪,古人描述人首蛇身你就看文字字面意思,可见其蠢。


纬学的忽悠加上人的愚蠢,自然就造就了你解不开所谓上古怪诞神人。


至于《山海经》上面的其他怪物,诚以为,智商太低还是不要看字面意思乱说,《山海经》是通过层层加密的书,并非看字面意思。


文章写到此,也该结束了,说女娲蛇身者,不要动辄什么地方壁画,什么后世书本,要不要我再给你画个,再给你编个小说?




5 評論 - 登錄 參與評論
小小 三年前
1
揭开了上古神秘的面纱
德德 三年前
2
用“虎背熊腰”来解释,一下豁然开朗了。
寒江孤影 三年前
3
这就很形象了
启渊 兩年前
4
古代官方封建迷信最为致命
似兰馨香 兩年前
5
宫主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