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论明朝疆域(连载17)


蕐夓文朙中樞府 二七六二五零五年九月十一
原創

相关链接:

连载链接

连载01

连载02

连载03

连载04

连载05

连载06

连载07

连载08

连载09

连载10

连载11

连载12

连载13

连载14

连载15

连载16

.

.

.

.




【注】:建议按连载顺序阅读



第十七篇:被删掉蒙古二卫下

上一文说到了明朝在蒙古至少有两卫,但是《明史》中被删的干干净净,哈孩卫设立于哈喇禾河畔,就是喀尔喀的前身。那么另一个蒙古卫所是什么呢?

与哈喇孩卫一并在《大明会典》中提到的名叫孛剌安(bei  la  an)卫。

《大明会典》「万历四年题准:朝鲜、琉球、暹罗、安南差来使臣下程除钦赐及常例日支外,每三人五日加给鹅一只,鸡二只,酒四瓶,米一斗,果子五斤。随从人等不加给。野人女直都督下程一次。每一人,鹅一只,鸡二只,酒二瓶,米二斗,面二斤,果子四色,蔬菜厨料。日本国满剌加国、锡兰山国、朵颜三卫,哈密、丸剌、亦力把力、彻马儿罕、土鲁番、黑娄、苏门答刺以必洗必儿戎地面米儿哈兰米昔兄孛剌安卫哈剌孩卫买买回回锁鲁丹罕东卫阿端地面,迤北那姑儿鲁迷天方,各五日下程一次。每十人、羊鹅鸡各一只。


新论明朝疆域(连载17)


孛剌安卫,在哪呢?根据与哈孩卫并列叙述及孛、剌等字经常用于翻译蒙古地名、人名,推测与孩卫相邻不远,也是在蒙古设立的卫所之一。


新论明朝疆域(连载17)


在蒙古各部统一前,除了核心部落外,还有北边的林中百姓、西边的斡亦剌部。林中百姓的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或火因亦儿干。

槐因是森林,亦儿坚是百姓。


百姓.png


林中百姓不是一个部落,是泛指,包括了斡亦剌、不里牙惕、巴儿忽、兀儿速惕、合卜合纳思、康合思、秃巴思、乞儿吉思、失必思、塔思、客思的音、巴亦惕田列克、脱额列思、巴只吉惕等部。


林中百姓2.png


其中,斡亦剌也属于林中百姓,另外翻译成猥剌,或成上猥剌。


猥剌1.png


猥剌部,秘史作斡亦剌特,西域史作卫剌特,今称厄鲁特。

也就是卫拉特蒙古。

同时,斡亦剌还被称之为上猥剌,说明还有下猥剌,那么下猥剌就是除了斡亦剌之外的其他林中百姓。


猥剌2.png


那么作为林中百姓(上、下猥剌)的统称应该叫什么呢?

在蒙古语里,共同、通称一词音译为孛仑。


共.png


猥剌(斡亦剌)即全部林中百姓统称就是孛仑猥剌或孛剌。

按照这种记载,那么林中百姓范围极其广大,西至中亚,东至大兴安岭。事实上史书资料也是这么记载的。


林中百姓3.png


《元秘史李注补正》「东自大兴安岭迤西唐努山、阿尔泰山,数千里间,种类不一,无大君长,而总称乌梁海,即林木中百姓之义。下文斡亦剌、乞儿吉思、秃马惕皆是也。

有没有地名证据呢?

在今天贯穿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中国阿尔泰山的一条河流名叫鄂毕河,俄罗斯简写成ob,鄂毕河也称阿被河、阿比河。

《海国图志》:「阿比河,即鄂毕河,西伯利亚西部之大河,注入北冰洋。

新论明朝疆域(连载17)

新论明朝疆域(连载08)


《坤舆图说》「阿被河,长七千二百里,此河开冻时,有大冰如山岳,冲击树木,排至两岸,旁溢一千二百里,土人迁移入山避之。」注曰:「即额尔齐斯河,一源出基台湖,即宰桑泊也

鄂毕河名字怎么来的呢?


猥剌4.png


《元秘史李注补正》鄂毕特即斡亦剌对音,塔尔巴哈台山阳,即额尔齐斯西岸矣。

鄂毕河源自鄂毕特,鄂毕特就是斡亦剌对音,又「鄂斯提牙亦即斡亦剌对音。


猥剌5.png


什么叫对音呢?就是音序颠倒一下,斡亦剌颠倒为剌亦斡,剌亦斡就是鄂毕特、鄂斯提牙。这是在部落名与地名命名中北方民族常用的方法。

换言之,鄂毕河就是鄂毕特河,鄂毕特就是斡亦剌,斡亦剌分为上斡亦剌、下斡亦剌,上斡亦剌就是斡亦剌、猥剌。林中百姓统称为孛仑猥剌或孛剌牙。

孛剌牙包含很多部落。


新论明朝疆域(连载17)


换言之,孛剌安卫范围极大,因为人口较少,所以卫所很大。

迁一文说到哈剌孩卫,也称兀剌孩,在《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交代了地位位置,在甘肃灵州西北,布尔哈苏台。甘肃灵州即今宁夏吴忠市。


猥剌7.png


布尔哈苏台,就是清代蒙古的乌里雅苏台,进一步证明哈剌孩卫在外蒙境内。而今有些资料把布尔哈苏台说出在河北承德,这显然地理范围都不对,不在甘肃灵州西北方向。


猥剌8.png
乌里雅苏台.png


哈剌孩卫、孛剌安卫,是鞑靼、瓦剌之外的两个卫所,而鞑靼、瓦剌均被封王。孛剌安卫是延续元朝最大的行省岭北行省基础设置的军事卫所。


新论明朝疆域(连载17)


孛剌安,就是统称斡亦剌(林中百姓),其名号音译的直接继承者就是布里亚特,今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是也。

(系列未完待续)

黄帝纪元11022年11月12日,建寅九月十一,西历10月31日。

冯至昊




0 評論 - 登錄 參與評論